龜山島每年3月1日再次開放登島生態旅遊觀光,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積極推展該島生態旅遊活動,於本(105)年2月29日與宜蘭縣政府環保局、海巡第一二大隊、頭城鎮公所、頭城區漁會及宜蘭賞鯨協會等相關單位辦理「龜山島淨灘活動」,藉由活動宣導遊客生態旅遊理念及兼顧資源維護。
自民國89年8月1日起正式開放龜山島觀光迄今,每年穩定引將近20萬名遊客經由烏石港出發進行登龜山島或賞鯨遊憩等生態旅遊遊程,多年來不但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增添一個生態遊憩景點,也帶動該區海上觀光產業的發展及創造當地觀光效益每年達3億餘元商機。
每年冬季期間龜山島因東北季風浪大,海水潮流挾帶海漂垃圾常遍佈島上海灘,因此風管處基於維護生態島環境,特協同宜蘭縣政府環保局、頭城鎮公所、海巡署岸巡第一二大隊、頭城區漁會、宜蘭賞鯨協會及船家漁民朋友等在3月1日開放登島觀光前,舉辦島上淨灘活動,希望透過類似活動,讓船家、漁民與遊客能共同愛護與維持海上生態環境。
東北角暨宜蘭風管處處長方正光表示:「前往龜山島或賞鯨回港後,可到附近蘭陽博物館參觀,或是到附近濱海公路邊之純黃色建築物外澳服務區九號咖啡,您可在該時尚館內點杯飲料,眺賞龜山島及點點漁舟美景,或是到烏石港區周邊餐廳品嚐最新海產美食,或是邀請親朋好友共同體驗外澳舒適優雅民宿,悠閒漫步該海堤景觀步道,或是前往鄰近的頭城、北關休閒農場,替自己安排一個豐富知性蘭陽文化假期」。
有關登龜山島申請相關事宜,可到東北角暨宜蘭風管處網站https://www.necoast-nsa.gov.tw查詢或電話: (02)24991210洽詢風管處福隆遊客中心。

南方澳是東台灣最大的陸連島,與蘇澳港相通,地勢天成。外海的黑潮行經之處洄游魚類豐富,形成漁場。南方澳地區海岸地形景觀,主要為海岬、海岸岩礁、海蝕崖、海蝕洞、陸連島、海灣與沙灘。
南方澳附近海岸中的海岬、海岸岩礁、海蝕崖、海蝕洞、都是侵蝕作用形成,屬於侵蝕型海岸,奇妙的海陸分布也同時出現沉積作用的地形,因為沙洲的前方有一個小島,所以形成屏蔽的效果,後方風浪不及之處堆積了大量的漂沙,形成連島沙洲。小島後方的沙洲將小島與陸地連接,形成陸連島,從山邊望去陸連島是一列小丘橫臥海上,海拔高度不到100公尺,在地形上有明顯的鞍部,尤其是右側三丘,宛如筆架,所以當地人稱之為「筆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