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台二線107.7公里處的馬崗觀景台,原為海巡班哨,面海左鄰卯澳灣、右鄰三貂角,具有防衛、監測海面功能,近年因為勤務轉變撤哨後,由東北角管理處與海巡單位合作整修哨所,將轉型為多元使用的遊憩據點。為介紹這處可眺望卯澳灣山海美景的新據點,東北角管理處邀請在地的藝術家,自108年8月22日起,舉辦為期1個月的「馬崗觀景台-極東聯展」,讓原為軍事設施的哨所,增添藝術氣息。 此次展出由四位藝術創作者擔綱,分別是畫家阿諾的油畫創作、臺灣類博物館發展協會理事長歐陽彥城的油畫和粉彩,以及戶外展出的林金龍鐵雕和潘嘉霖彩繪。展期間將設置茶席,融入茶藝、花藝、以及在地工藝,所使用的器皿、桌板、椅子等等都是在地工藝家的作品,希望讓在地藝術家的作品被看到,也讓大家感受不一樣的生活美學。 馬崗觀景台下方一整片的海蝕平台,有豐富潮間帶生物,如綠藻褐藻等藻類,以及海兔、海蛞蝓等軟體生物。潘嘉霖以海兔形象為創作素材,在牆面以彩繪或複合媒材創作出色彩繽紛、形態各異的海兔。將馬崗在地海洋元素融入作品中,讓濱海公路旁的馬崗觀景台展現新風貌。 馬崗是台灣最東端的聚落,居住在這的居民多是世代定居於此,仍保留特有的百年石頭屋建築。因為洋流以及海岸地形,潮間帶生態豐富,當地還保有海女文化,海女時常下海採集藻類或捕捉海膽等生物。臺灣第一座開放的燈塔-三貂角燈塔就位在聚落內,看完展後,可以爬上燈塔,或在極東公園觀景台欣賞海天一色、藍天綠地景觀。也可以逛逛聚落內的石頭屋,欣賞先民就地取材,想辦法克服東北季風以及大浪侵襲,蓋出石頭屋建築的智慧。 東北角管理處近期積極打造極東旅遊廊帶─ 以三貂角為骨幹、三貂角燈塔為中心,北端臨馬崗觀景台,南端臨四角窟眺望據點,極東點以極東公園為主景,搭配舊草嶺環狀線自行車道,連成一條豐富活潑的觀光動線。 馬崗觀景台-極東聯展活動資訊
2019 Light up Taiwan 三貂角燈塔自行車采風由交通部觀光局主辦「臺灣自行車節」系列活動中的亮點活動「2019 Light up Taiwan 極點慢旅」,係以臺灣東、西、南、北四個極點燈塔為主題的自行車慢遊活動,今年在 7 月 27 日由「極東點-三貂角燈塔_東北角極點慢旅自行車騎遊」領銜揭開序幕! 「極東點-三貂角燈塔_東北角極點慢旅自行車騎遊」活動,從福隆遊客中心出發,騎行北臺灣最經典自行車路線之一「福隆舊草嶺隧道」環狀線自行車道,行經東北角海岸的石城觀景區、三貂角燈塔、馬崗漁港、卯澳漁村回到福隆遊客中心,全程大約 20 公里,全程路線平坦、濱海視野開闊,適合親子闔家參與。 本場次活動路線所經過舊北迴鐵路改建的舊草嶺隧道正是臺灣童謠「丟丟銅」裡面所唱的那個「磅空」的時空背景!隧道長約 2167 公尺,騎在隧道裡迎面清涼,一出白雲飛處隧道口,太平洋及龜山島立刻映入眼簾,從山裡騎到海邊只有差不多在轉眼間! 接下來會沿著太平洋岸邊的東北角自行車道騎乘,欣賞全臺灣最特殊的海蝕平台地質樣貌,就位於東北角海岸的三貂角周邊,沿途還有許多景點設施可以拍照打卡!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地區豐富的觀光資源,早已名聞遐邇;日本環沖繩自行車協會的會長也將來臺參與今年極點慢旅首場極東點活動共襄盛舉。除此之外,今年的極東點三貂角燈塔慢旅場次還別具公益意義,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的一群小朋友們,也前來騎行舊草嶺自行車隧道,一同體驗臺灣之美。 |
觀光資訊網 | 取消訂閱電子報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