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資訊
如果我們借用老鷹的視野,盤旋於高高的天空俯瞰壯圍,就會看見龜山島靜靜漂浮的東方,無盡蔚藍的太平洋,擁抱著南北綿長延展的灰色沙岸,海與沙相擁的潮線上翻湧著無數雪白的浪花。與沙岸、海潮線並行蜿蜒的是翠綠的防風林和堤岸,再來便是一直往西綿延至雪山山脈下的水田阡陌與富庶聚落,也會看見蘭陽溪一路從雪山之巔以宛如蛟龍騰雲的優美曲線奔向大洋,正是它千萬年來密密的流域足跡堆疊成了豐饒的蘭陽平原,並在與太平洋相遇的出海口拓延成美麗的沙岸。
宜蘭的古地名「噶瑪蘭」(Kebalan)來自蘭陽平原上原住民噶瑪蘭族語,「Kbalan」在噶瑪蘭語裡面,是「平原之人類」的意思,主要是該族族人用來區別當時居住於山區之泰雅族「Pusulan」的稱謂。而自古至今一直居住在蘭陽溪下游濱海沙丘內緣(現在的壯圍鄉東港村內)從未離開的噶瑪蘭族人「奇立板聚落」,社名「Kirippoan」原意為「沙」或「海墘」,古地名標誌著這片沙與海接壤之地的特質。因為位於蘭陽溪下游及出海處,地勢平坦,且土壤屬沙質土壤,排水良好加上日照充足,因此農業為其主要產業活動,除了沿海地區種植根莖類作物(花生、蘿蔔、西瓜、山藥等),整個壯圍地區也成為臺灣三大米倉之一。於是造就了今日我們看見的壯圍,阡陌縱橫於沙地與藍海之間,與龜山朝日彼此朝朝凝望,如此寧靜而豐饒。人們說「一沙一世界」,如果每一粒沙子都是濃縮了這顆星球生成記憶的時空膠囊,難怪擁有難以計數沙子的壯圍沙海是如此肥沃的魚米之鄉,千百年來孕育著豐厚而多樣貌的人文風情。

作品材質:鋼筋、鋼筋混泥土
作品尺寸:高2.5公尺*寬3公尺
作品理念:菱形是所有原住民族共有的基本圖案,各民族皆有不同的詮釋,白底紅黑圓點是土地最早的顏色,也是神界、靈界、人界共同的色調。而框內圓圈象徵先後住民共存、共榮、團結一致。藝術家以此作品與壯圍最原初的族群KAVALAN祖靈對話,作品的3分之一藏在土地裡,象徵各族群定居於此地向下扎根,露出地面三角點象徵先民捍衛家園時手握的矛頭!而作品為觀者框出的透明空間,因風、雨、陽光、波光和這片土地涵養的各種生物,成為畫框中分秒不斷變化的壯圍沙丘水岸風景,也隱喻著不斷流動的土地歷史。
※本件作品結合互動式「一起畫點點工作坊」,邀請大朋友小朋友與藝術家一起動手畫點點,合力完成這件富有溫度的藝術作品。

作品材質:竹子、鐵、鐵絲、釘子
作品尺寸:15.8*9.5*2.3公尺
作品理念:看似平凡的日子中,其實充滿了還沒被發現、包裝、展露光芒的驚喜與禮物,這些禮物是當自己能以用更純粹的狀態去感受著,才能收穫的生命經驗。這件作品想以更輕鬆的角度來詮釋,就像小時候的自己充滿好奇、探索,在各個角落「發現」新奇的事物。在作品中設計了很多可以「穿梭」、「躲藏」的空間,以「沙丘捉迷藏」來重新詮釋,我們都在自己的生命中捕捉哪些「生命價值」呢?而在這個「尋找寶藏」的旅程中,你知道自己真正在尋找的是什麼了嗎?
※本件作品結合互動式「葉子工作坊」,邀請參與工作坊民眾蒐集不同植物樹木的落葉,透過拼貼剪裁及堆疊,形成圖像符號,再藉由藝術家巧妙的創作工法融入地景藝術品中。


活動地點:壯圍沙丘生態園區
活動地址:宜蘭縣壯圍鄉壯濱路二段196巷18號
音樂會演出時間:
浩瀚星夜7月26日(六) 17:30-21:00
豐盈沙丘7月27日(日) 18:00-21:00
阡陌交織8月30日(六) 18:00-21:00
縱橫沙海8月31日(日) 18:00-21:00
表演團體:
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Cross Metal鐵鼓樂團
溫蒂漫步 Wendy Wander
萬芳 Wan Fang
x 王榆鈞 Yujun Wang x 賴雅芳 Avon Lai
表演團體:
Everydaze
李竺芯
Sangpuy 桑布伊
表演團體:
甜約翰Sweet John
追風少女 FALI
貨櫃兄弟 Reloading Bros
大支 ft.
STACO
表演團體:
Voco Novo 爵諾歌手
雷擎 x 明馬丁 Musa
鄭宜農 Enno Cheng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The Puppet and Its Double Theater

活動地點:壯圍沙丘生態園區
活動地址:宜蘭縣壯圍鄉壯濱路二段196巷18號
沙丘市集活動時間:
7月26日(六) 16:00~21:00
7月27日(日) 16:00~21:00
8月30日(六) 16:00~21:00
8月31日(日) 16:00~21:00


我們將由壯圍沙丘生態園區騎著電輔車出發,透過「宜蘭暨羅東社區大學孔明車隊」專業的領騎老師帶領,沿路走訪特色景點、地景藝術,有吃有玩又有海岸風景,發掘屬於壯圍的故事!最後再回到「壯圍生活節」自由享受星夜沙丘音樂會、市集採購時光。 (還有贈送市集抵用券100元喔!)

活動日期時間:7/26 (六) 08:30-17:00、8/30 (六) 08:30-17:00
騎遊距離:全程約32公里
騎遊時間:約8小時
活動流程:
08:30 報到&熱身+行前說明
09:00 愉快出發
12:00 午餐時光(頭城老街)
16:00 參訪壯圍沙丘地景裝置藝術
17:00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賦歸)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過嶺保安宮(參觀解說)→大福觀海旭日平台(賞景拍照)→竹安河口→頭城老街(午餐自理) →礁溪防潮閘門→牛頭司 耕牛小學堂(體驗活動)→後埤社區發展協會(體驗活動)→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參訪地景藝術裝置)→賦歸(或自由參加壯圍生活節「星夜沙丘音樂會」及沙丘市集)

以「網」之形、「浪」之態、「舢舨平台」為意象,利用當地沙丘地形,將冬捕鰻苗、夏牽罟的記憶融入觀景平台,以地名「大福」設計立體框景地標,當地特色的打卡景觀亮點。

與牛親近的互動體驗,在這裡可以餵牛吃草、幫牛梳毛,烤最「牛」味的爆米花。

以臨海沙埔地種植『9號花生』,炒製出最香甜的花生糖。

黃聲遠建築師,以「空出谷地,看見沙丘」為核心概念規劃設計,融合宜蘭地方自然元素呈現沙丘地景風貌及沙穴建築空間營造,規劃有遊客中心、圍笑聚落館等空間。

活動日期時間:7/27(日) 08:30-17:00、8/31(日) 08:30-17:00
騎遊距離:全程約33公里
騎遊時間:約8小時
活動流程:
08:30 報到&熱身+行前說明
09:00 愉快出發
12:00 午餐時光(傳藝中心)
16:00 參訪壯圍沙丘地景裝置藝術
17:00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賦歸)
壯圍沙丘生態園區→五十二甲溼地(賞景拍照)→利澤簡老街→流流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午餐自理)→官老爺休閒農場(體驗活動)→阿祖ㄟ土礱間(體驗活動)→廍後部落→廍後社區海景鞦韆(賞景拍照)→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參訪地景藝術裝置)→賦歸(或自由參加壯圍生活節「星夜沙丘音樂會」及沙丘市集)

一個讓人重溫童年回憶的地方!一年四季都有不同農產的農村體驗進行遊程。夏日就要來體驗透心涼的炒冰,還可以認識夏季瓜果和創意加工品。

黃聲遠建築師,以「空出谷地,看見沙丘」為核心概念規劃設計,融合宜蘭地方自然元素呈現沙丘地景風貌及沙穴建築空間營造,規劃有遊客中心、圍笑聚落館等空間。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各場次前7日,額滿即止。
報名人數限額:每場次30人。
參與對象建議:可獨立騎乘電輔車者。
報名費用:每人NT$1500元(含電輔車、保險、領騎老師、隨隊醫護人員及各體驗點門票)*另贈100元壯圍生活節市集抵用券。
報到集合地點: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宜蘭縣壯圍鄉壯濱路二段196巷18號) Pain de KAI可為烘焙 店外空間
注意事項
- 使用車輛為電輔車,須年滿12歲身高150cm以上,需單獨騎行不可雙載,活動騎乘距離及時間較長,請評估自身體力及健康狀況。
- 本次活動為團體活動,懇請務必配合全程參與勿脫隊,保持愉快心情。
- 建議穿著輕便服裝,並自備遮陽裝備及雨具、環保餐具、水壺。
- 活動前三天取消報名將不退款。
- 主辦單位保留行程微調權利。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交通部觀光署東北角及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執行單位|台東曙光藝術工作室
協辦單位|雄獅旅行社、宜蘭暨羅東社區大學孔明車隊、過嶺保安宮、後埤社區發展協會、牛頭司體驗農場、阿祖ㄟ土礱間、官老爺休閒農場
活動聯絡人:台東曙光藝術工作室 林小姐 0919217981
一串多元藝術內聚行動!藝術、文化、生活元素讓您體驗宜蘭壯圍的種種不同面貌!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大福村大福路一段236巷2弄36號
官方連結:臉書粉絲團
工作室介紹:
真食感受創立於2015
年,從自然農法的學習歷程逐漸淬鍊出農村生活感受。在移居「心」故鄉的十年之間,與在地社群夥伴共創社會性支持網絡,以永續生活為核心經營。然而「農耕」已從一種身份轉變成一種生活,團隊透過農村風味採集行動,一路成長進化,從食物的田野調查、農村植物的風土祭儀利用累積觀察,逐步成為食物設計的在地素材,未來將持續以永續餐食行動帶來更多在地飲食生活中的精采體驗。
活動時間:6月30日(一)
活動內容:免費活動給壯圍在地的親子家庭優先參加
壯圍家庭限定!自然食器X野菜捏飯
親子活動限定|1位大人限帶1位小孩參加。跟著我們一起來用自然的植物包材,捏出一顆美味的飯糰吧!活動過程會一起濱海植物食器、認識飯糰食材、製作與品嘗美味飯糰。
活動時間:現正籌備中(預計八月中)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大福路二段335號1樓
官方連結:臉書粉絲團
工作室介紹:
路邊烤肉x圍食堂以台式串燒結合壯圍風土料理的地方食堂。將壯圍豐富的農漁物產,隨著季節推出限定串燒烤物、壯圍鍋及風土餐桌,用食材領路,推廣在地食農教育課程,深化社群合作網絡關係。
活動時間:9月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大福路一段122巷21號
官方連結:臉書粉絲團
工作室介紹:
牛頭司
耕牛小學堂,是一個以耕牛文化為核心的親子體驗農場,提供與牛親近互動的體驗及食農教育課程。在園區裡可以餵牛吃草、幫牛梳毛,夏天可以幫水牛洗澡,還可以體驗犁田、牛柴烤爆米花。期望透過與牛互動及傳統農事體驗活動,讓大家有機會親近動物與土地,感受傳統農村人與牛之間的情感,找到人與動物及環境的和諧共生關係。
活動時間:9月14日09:30-12:00
活動內容:活動會帶領參與者認識紅龜粿的文化意涵,從糯米製成的粿粹,加入壯圍物產南瓜揉製成南瓜粿皮,包入紅豆內餡,並使用木製模具塑形紅龜粿,同時介紹模具的涵義與祝福。也讓參與者可以體驗劈柴生火,感受傳統柴燒大灶炊製米食的風味,認識及品嚐臺灣農村傳統米食點心。

活動時間:10月25日10:00-11:30
活動內容:活動將導覽介紹頭城老街特色景點,包含金魚厝邊、老街彩繪、十三行古宅、北門土地公廟、李榮春文學館及文學巷,並走訪第十屆頭城老街文化藝術季。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仁愛新村31號
官方連結:臉書粉絲團
工作室介紹:
以廢棄的大陳義胞遷台眷村改建的複合式建築,深耕壯圍在地漁村文化,並以宜蘭小農食材為主題,提供美味法餐料理。連續數年舉辦東港村在地節慶,去年擴大辦理為2024亞洲最大牽罟活動。提供漂流木燈具、蕨類上板、木板彩繪等手作體驗。
活動時間:114年7月27日
活動內容:活動將結合一年一度「全國青農運動會」在七月份於廍後社區舉行。內容包括:小農市集、音樂演出、活動競技、傳統漁法-牽罟體驗、廢墟餐廳手作體驗、古法水煮花生、特色風味餐點…等等。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廍後路 63 號(後方奇立板部落傳統家屋)
官方連結:臉書粉絲團
工作室介紹:
奇立板部落位在宜蘭縣壯圍鄉東港村,蘭陽溪出海口左岸的沙丘上。從以前這裡就是對外港口,且位處蘭陽平原海岸線中心點,對外能與台灣北部、東部甚至國際貿易,為海運交通要道,向內則能透過宜蘭河接通內陸及溪北地區,上通至頭城,並在烏石港出海。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部落一帶常有大水侵襲,家族經常移動居住地,但往往不出部落範圍。從過去千多年以前,當地人就以種作、捕魚維生,尤其海洋文化,至今仍深深烙印在族人們的記憶中,我們的生活圍繞著海、風與土。荷蘭人筆下是強盛、稻作豐碩的部落;清朝時期,政府則曾將此處土地劃為噶瑪蘭族保留地—加留沙埔。
我們在這裡重建了噶瑪蘭族傳統家屋,家屋外牆以族人自雕木雕以外,內部空間作為展示奇立板部落的文化空間及工藝製作、影片講座、工作坊等活動。
活動時間:114年6月7日起至9月13日止
活動內容:文化體驗活動包含族人導覽家屋、採花生體驗、紅瑪瑙手環DIY手作、海祭影片講座等。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大福路二段335號2樓
官方連結:臉書粉絲團
工作室介紹:
嶼伴書間,是一家三口對生活想像的實踐空間,也是一展現人文及社會關懷的獨立書店。挑選各類繪本、文學與社會議題相關的書籍,舉辦多元議題講座、展覽及影像放映,並積極進校推廣閱讀。這裡不僅是閱讀與思考的空間,更是分享人生故事的所在。
營業時間:
週二、三、四公休,週一、週五:11:00~17:00,週六、週日:11:00~17:30,
*低消100/人(12歲以下免低消,書或飲料都可)
講者:任將達 | 水晶唱片創辦人
活動時間:2025/6/22下午2:00-4:00
原畫展展期:6/20-7/21
報名連結
表演者:山豬|【聽山豬在那邊彈喆】&之之|【琴跑書畫】蔡勖之
活動時間:2025/7/12下午2:00-4:00
報名連結
講者:林純宇 Rose姐姐 & DJ Junji Otaki 大瀧淳司
活動時間:2025/7/19下午2:00-4:00
報名連結
講者:陳韋臻|伴創意實驗所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中華茶學研究協會理事
活動時間:2025/8/3下午2:00-4:00
報名連結

地址:宜蘭縣壯圍鄉永美路二段 17 巷 1 號
官方連結: 臉書粉絲團
工作室介紹:
一甲子的懷舊建築,飄出了陣陣香氣,在壯圍田野的轉彎處,為歸人點亮一盞燈,這是隱藏於鄉間的藏甜手作坊。保留舊有的古老裝潢,融合創新元素,造就了在老屋品嚐法式甜點的衝突美感,是當地人的回憶,也是近年吸引外客的甜點店之一。以在地小農作物為題材,結合西式甜點工法的完美呈現,將手作烘焙的堅持藏在甜點裡,用對甜點的熱情,實現你對甜點的想像與願望。
活動日期:114年7月5日至 8月31日
活動內容:每周六、日於店內消費滿350元即贈送手作體驗課程一次,手作體驗開放時間:14:00-18:00。活動期間內將邀請柚子藝術工作室為甜點繪製插畫,製成週邊商品,供來店客人選購。
※本屆藝術聚點活動訊息陸續更新中,最新活動訊息、流程內容與報名資訊請關注:
壯圍生活節粉絲專頁